首页 资讯 正文

1到101,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百例

体育正文 136 0

1到101,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百例

1到101,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百例

从1到(dào)101,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,而是百次以生命(shēngmìng)接力生命的热血奔赴! 从2008年到2025年,跨越的不只是17载光阴,更是百次穿越国界、民族与地域(dìyù)的生死之约(zhīyuē)! 6月13日,我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正式突破100例大关,在101位捐献者(juānxiànzhě)中,有身着白大褂的(de)医护、守护平安的警察、穿梭街巷的外卖小哥、手握方向盘的公交(gōngjiāo)司机……汉、藏、回、土(tǔ)、蒙古等多民族身影汇聚于此,用热血织就了一张生命救助的温暖网络。 生命同频:两名00后志愿者同日完成捐献(juānxiàn) 嘀、嘀、嘀……采集仪器的声响在病房里格外清晰。6月13日,两位(liǎngwèi)00后青年陈平安(化名)与世无疾(化名)分别躺在采集床上,随着(suízhe)血细胞分离机的运转,两袋承载(chéngzài)生的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相继完成采集——这分别是青海省(qīnghǎishěng)第100例与第101例捐献。 “大学时献血,工作人员说留(shuōliú)血样可能救人,我觉得‘很酷’就答应(dāyìng)了。”回忆起当时的决定,陈平安仍难(réngnán)掩激动(jīdòng)。“去年11月接到(jiēdào)红十字会电话时,有种不(bù)真实的感觉,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砸中我,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‘酷’,是真的能拯救一个家庭。”尽管注射动员剂时身体有些不良反应,但当看到混悬液被小心翼翼封存、即将由工作人员送往另一座城市挽救生命时,他说:“所有不适都值了。” 世无疾作为新入库的志愿者,不到半年就(jiù)与患者成功配型。“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,我觉得特别幸运(xìngyùn)。”在病床上(shàng)(shàng),他读着被捐赠者写来的信,得知对方是一个小男孩时,他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玩具:“希望小朋友会喜欢!” 跨越17年的(de)生命奇迹:从首例到百例的传承 “您的(de)捐献为(wèi)一个(yígè)陌生家庭托起了整片天空,我们虽然可能无缘相见(xiāngjiàn),但您永远铭记于我们全家心中……”捐献现场,一个温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——青海首例捐献者马莉专程赶来,见证第100例捐献这一重要时刻,并为第100例捐献者代读了患者的感谢信。 2006年,她(tā)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,2008年,她与新加坡一名华人患者(huànzhě)HLA初次配型相合(xiānghé),成功完成(wánchéng)跨国捐献,成为我省首位(shǒuwèi)跨国捐献者、我国向境外捐献的第50位志愿者。“我也曾犹豫过,但一想到素未谋面的患者正等着‘生命种子’,就觉得没理由退缩。这些年,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,感到十分欣慰。”马莉说(shuō)。 “在与国外HLA配型概率很低的情况下,供患双方能够配型成功(chénggōng)是一段特殊的缘分。”中国造血(zàoxuè)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省分库(fēnkù)主任滕进告诉记者,由于人类基因的复杂性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满足本国或本(huòběn)地区患者全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需求,国际间的相互(xiānghù)援助尤为重要。截至目前,青海省分库已累计向新加坡(xīnjiāpō)、加拿大、蒙古国等国(境)外捐献造血干细胞4例。 近年来,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弘扬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为(wèi)主线,坚守“自愿”“无偿”原则,以高质量、标准化发展为方向,推动(tuīdòng)志愿者登记人数与(yǔ)捐献人数双增长。目前,全省已(yǐ)依托西宁市11个爱心献血屋设立中华骨髓库(gǔsuǐkù)志愿者入库采样点;自2005年开展入库工作以来(yǐlái),全省自愿加入(jiārù)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达3.16万人,2024年捐献16例创历年新高。 “101例是新的里程碑,期待(qīdài)更多生命的种子在雪域高原生根(shēnggēn)发芽,让跨越民族与国界的爱心接力在青海续写更多生的奇迹,让‘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’的精神持续传递生命希望。”滕进说(shuō)。 来源:西宁晚报 作者:措毛(cuòmáo) 编辑(biānjí):李家奕 责编:鲁东 监制:陈悦
1到101,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百例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